10月12日,在烏魯木齊華源熱力股份有限公司鍋爐房內,工作人員正在查看供暖運行情況。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王媛媛攝影報道)用數據說話、用數據分析、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最終用數據均衡供暖。
這個采暖期,烏魯木齊通過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提升供熱質量、推進節能減排,讓供暖變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
在實現熱源廠到換熱站全程智能化管控后,經過四年的研發,本采暖期華源熱力二網智能平衡云平臺正式上線。這意味著智慧供熱繼續從“換熱站”延伸至“住戶”,真正實現從熱源、換熱站、終端熱用戶三級系統的智能可控。
實時上傳住戶供暖數據
10月12日,在華源熱力智能平臺中心內,記者了解了二網智能平衡云平臺強大的數據處理、存儲及管控能力。
只見能源管理部副主任李亞飛從電腦隨機切換到一個小區,大屏幕上立即顯示出丁香花園二期每棟樓的供水溫度、回水溫度、瞬時流量、瞬時熱量等數據。
平臺具備數據總覽、實時監控、數據查詢、報警管理、設備運維、熱費賬單等功能。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查看各個供熱小區的供熱、運轉情況,稍有“風吹草動”, 大屏幕便會報警。
12時13分,大屏幕顯示富裕新城小區3號樓出現報警,顯示數據異常,故障內容為回水溫度過高。李亞飛通過電腦下達指令,2分鐘后富裕新城小區樓棟前電動閥自動調整流量。經過管網循環運行,半小時該樓棟回水溫度恢復正常參數。李亞飛說:“目前系統還在調試,我是手動下達指令,待調試完成后,系統開啟智能調控,會在報警未發生時提前發現異常,自動下達指令?!?/p>
烏魯木齊華源熱力股份有限公司供暖面積約1400萬平方米,5個熱源廠,共163座換熱站,10萬余用戶。
公司副經理康飛說,公司從2016年在寶石花苑小區試點二次管網智能平衡技術,經過四年的測算目前節能效果比較明顯,電耗降低10%-20%,熱耗降低5%左右,所以今年在供暖區域逐步推廣這項技術。
目前供暖區域3000多棟樓全部裝上了樓棟表,每分鐘都可上傳該棟樓供回水溫度、流量等數據,然后平臺結合當日氣象參數、熱網運行參數、能耗基準、小區屬性等進行綜合分析。
“存儲能力強,運算能力快,以前我們通過人工分析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兩三分鐘就能完成管網平衡分析。”康飛舉例,10萬用熱戶,1小時約有100萬的數據存儲量,因此需要建立以“大數據+云平臺”的運營模式來進行管理,可迅速調節供熱參數,實現供熱智能控制。預計熱效率可提高3%-5%。
智慧供熱實現三級跳
一般熱水從熱源廠到居民家里要經過三個循環。首先是熱源廠將循環水加熱,注入一次管網內;然后一次管網通過換熱站將溫度傳到二次管網;最后是二次管網的熱水注入到用戶家暖氣片或地暖中。
在熱的傳遞過程中,目前能耗損失比較大的就是二次管網。烏魯木齊市從2009年起實施老舊供熱管網改造,改造的老舊供熱管網達到1440公里,92萬戶居民室溫得到有效改善。
一方面硬件改造,一方面軟件科學管控。烏魯木齊華源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軍說,從2013年起公司開始建設智慧供熱系統,當年實現了熱源到換熱站的智慧供暖;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熱效率,又實施了煙氣余熱回收、全網自動控制技術、地理信息平臺等一系列技術;今年又實現了二次管網智能平衡技術,首府智慧供熱實現了三級跳。
例如全網自動控制技術讓163座智能換熱站實現無人值守,每天調度人員根據室外溫度、房屋結構、歷史數據等相關影響供熱的因素,對管網參數下指令,實施遠程供熱溫度的精準調節。
地理信息平臺技術讓近10萬件供熱設施都有了“身份證”。采暖期供熱運行過程中發現問題,該找誰、去哪兒找,一目了然。
司爐工楊作宏從事供暖工作五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用數據說話。他說:“越來越智能,以前燒鍋爐一個班十幾個人,現在就四個人?!?/p>
差異化供熱、均衡供熱
從“粗獷式”管理模式轉變為“精細化”管理模式,從被動發現問題到現在的主動提前發現問題,有效提升了供熱質量。
用戶客服中心副主任黃偉說:“明顯地感覺到供暖投訴逐年在下降,今年不熱投訴率跟往年相比下降了60%?!?/p>
對于博雅馨園住戶劉婷來說,如今已切實感受到大數據帶來的變化。她說:“比如我們家暖氣是冷還是熱,熱力公司都能知道,供熱閥門有沒有開啟不用到家里看他們都能知道,供暖比較穩定?!?/p>
目前,一線熱力員工通過熱用戶室溫及回水溫度的數據反饋,利用云平臺大數據信息,迅速定位用熱故障用戶,精準鎖定問題原因進行故障排除。
此外,云平臺具備實時監控功能,利用大數據算法,科學計算樓棟的熱量及樓棟回水溫度數據,提供調整方案,解決二次網樓棟間冷熱不均問題。同時以智能化、精細化的管理方式破解老舊小區熱源不足、小區“邊角頂底”供熱異常等問題。結合不同建筑類別、不同建筑特性(節能建筑、非節能建筑)來實現差異化供熱、均衡供熱。
彭軍說,以前眾多信息系統形成的數據孤島與信息孤島,難以產生整體節能價值。他們現在采用云平臺架構把各個孤立的數據聯接起來,實現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價值。下一步還將繼續對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提升供熱系統的運行能效進行探索研究,將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供熱行業相互結合,在滿足按需供熱的前提下,實現系統能效最優。
除了華源熱力外,近年來,烏魯木齊熱力(集團)有限公司、 新疆和融熱力有限公司、新疆廣匯熱力有限公司等供熱企業創新管理模式,將智能化建設與智慧化管理有機結合,促進首府供熱質量、供熱服務和節能降耗得以同步提升。